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幸福的句子 幸福的句子

论语经典名句配图_论语经典名句配图画

ysladmin 2024-05-19 人已围观

简介论语经典名句配图_论语经典名句配图画       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大家揭开“论语经典名句配图”的神秘面纱。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1.论语经典名句及出

论语经典名句配图_论语经典名句配图画

       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大家揭开“论语经典名句配图”的神秘面纱。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1.论语经典名句及出处

2.上述六个句子是论语中的名句,读了这六个句子

3.《论语》中的哪些格言名句,让你终身难忘?

4.论语中的名言有那些

5.论语中的经典名句有哪些?(20句)

6.老子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论语经典名句配图_论语经典名句配图画

论语经典名句及出处

       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过失并不可怕,怕的是知错不改,那就是真正的过错了。

       2、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这是孔子评论弟子颜回的话。遇事迁怒与人,同样的错误犯两次,这两种毛病,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有,颜回正是因为杜绝了这两种毛病,才受到老师的高度赞扬。

       3、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这里的“三”,意思是多次,不是具体数字。因为我们自己犯了错误很难察觉,所以一天要多次地反省自己。

       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大富大贵,是我们人人都向往的,但如果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而得到的,我们宁可不要。

       5、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如果早上能够悟道,即使晚上就死去,也是非常值得的。

       6、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修为自己,现在人读书的目的,在于做给别人看。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到了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的叶子是最后才凋零的;只有经过最艰苦的考验,才知道谁是最坚强的。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自身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自身行为不端,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听从。

上述六个句子是论语中的名句,读了这六个句子

       本人尤喜欢《论语》,曾辑录经典语句百余,现发布如下,愿与您共同欣赏解读,有志者请参与,共同品味它的博大精深,绵远意蕴。

       本人尤厌恶儒学,以前无奈或无聊而学了一些,现批判如下,“道不同不相为谋”,请与我臭气相投者分享。

       1、弟子入则孝,出则悌(ti,敬重兄长),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一条:弟子……,分明最对小孩子说的。这一条教大家谨言慎行,切不能有开拓精神。

       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条教大家当官,抬高自己的威信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抬高自己的亲信(实质也是抬高自己)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这条前半句是真理,但后半句是教被统治的人学会忍耐。

       4、刚、毅、木(朴实)、讷(ne ,慎言),近仁。

       这条教大家做一个良民。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条有道理。

       6、当仁,不让于师。

       这条也有道理。可惜后来被孔子自己否定了。

       7、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8、曾子曰:“吾日三省(xi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条告诉大家反思,自我批评是有道理的。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立身社会)也。

       这条告诉大家有信用,有道理,但是不通俗,不如讲一个“狼来了”的故事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条有意思,表面上是告诉大家进步的道理,实质上又有“必须要看别人,和别人比”的不良倾向。

       11、以约(随时自律)失(错误)之者鲜矣。

       这条也有道理,告诉大家“要记住怎么做是错误的”,让但是这也是一个大的方向错误,儒家始终也是这样,告诉大家不能怎样做,而从来不说应该怎么做。

       1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条有道理。

       13、德之不修,学之不讲(讲求),闻义不能徙(xi ,迁移、听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这条有道理,孔子批判了“学而无用”。

       14、子绝四:毋(wu)意(猜测)、毋必(绝对肯定)、毋固、毋我。

       这条更绝,每一句都有道理,但又相互矛盾,试想一下,照这条说的,没有任何正确的想法,(就是什么也不要想),换句话就是听上级领导的而自己什么也别想。

       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哲理,好深啊

       16、言忠信,行笃(du全心全意)敬,虽蛮貊(mo,偏远)之邦行矣。

       17、躬自厚(严于律己)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这条是作人的道理,不过前面的道理说得很对,最后的目标却太世俗无聊了“则远怨矣”,就是为了不挨骂么

       1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这条是正确的,知错了,能改就改。

       1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条说得是孝道,不过太过份了,(幸亏孔子时代人的寿命短,死得早,要是像现在这么长寿,子女就别干什么大事业了)

       20、不患(担心)人之不己知(了解),患不知人也。

       这条有一定道理,不过还是说“必须要看别人,和别人比”,别人的想法就那么重要吗?

       21、放于利(私利)而行,多怨。

       这条有道理,告诉大家不要太贪

       22、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这条有道理,告诉大家不要因为现在自己能力不行而不努力进取。

       23、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次于“生而知之”)。

       这条告诉大家一个学习的方法就是“博学”

       24、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条有道理,心胸开阔些才好

       2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条是屁话,就跟算命先生说得一样,两头堵,总有一头对

       26、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这条有道理,少说多干是对的。

       28、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错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这条所有的话都“有道理”,但再往后说,又有几个人能做到“知者”呢?

       29、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这条对于有些人适用,即有“大德”“大谋”的人,本来就是平民百姓,没有什么大谋,就无所谓了。

       30、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这条有道理,不能人云亦云,没有实际根据就乱说

       31、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3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理解)而不愠(yun ,怨恨),不亦

       君子乎?

       这条有道理

       33、(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

       真啰嗦,这条和第27条一样

       3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浮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条看似有道理,但我们能苛求所有人都是所谓的“君子”吗?我看不如“野”“史”一点比较自在。

       3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忧愁不安)。

       这条说得就是我,小人嘛,没有君子的胸怀,委委琐琐、每天发愁、走路靠边、下棋占角,难当君子啊

       3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这条有道理,要促成他人干好事,不过必须要搞清楚他干的是不是真正的好事

       37、君子思不出其位。

       这条也太过份了,要求行为循规蹈矩也就算了,想一想其它的也不行,真是管天管地啊

       38、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这条有道理,要有大仁大智大勇

       39、君子矜(jin 慎重)而不争,群而不党。

       这条告诉读书人,有了不满也要忍着,更不能聚伙造反

       40、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不端)废言。

       这条有道理,说得好不一定做得到,犯错误的人说的话也不一定都不对

       41、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后患),见得思义

       这条≈绕口令

       4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条告诉大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能干涉他人“内政”

       43、居(处在岗位)之无倦,行之以忠。

       这条告诉大家要勤恳,要听话

       44、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这条有道理,当官要以身作则

       4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同上条

       4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这条还是老毛病,告诉大家怎样干不行而不告诉大家怎么做是正确的。而且道理也不对,“名正言顺”是不是

       事就一定能成呢?反过来名不正言不顺事情干成的例子也不是没有。名是外在的,是外因,而干事情的能力才

       是内因,所以这认为这条是本末倒置。

       47、君子名(定下名份)之必可言(讲得出道理)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马虎)而已矣。

       这条和上条一样,还是以“名”作为立足点,强调形式生于内容。

       48、毋欲速,毋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条是一个很好的道理。但我们不能机械地执行。遇事要考虑多方面原因,该速战的不能为了等“时机成熟”

       而错过了已经很好的时机,在不失大体的情况下先得一些小利也是不错的选择。

       49、无为而治者,其舜也欤(yu)?(故王者劳于求人,佚于得贤。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

       ——〈新序.杂事三〉)。

       50、宽则得众,信则民任(出力)焉,敏则有功,公则说(悦)。

       这条有些道理,是给统治者说的治国之道

       5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条有道理。

       5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ai 倦而不得)。

       这条是难得的真理,既要学习,也要思考

       5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条是学习的道理

       5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条有道理

       5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这条有道理

       5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这条有道理,不过再加上一句“学不如干”就更好了。

       5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

       而未能之貌。)

       58、子曰:“有教无类”。

       这条好有道理喔,所有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试问孔子的学生又有几个农民呢?

       59、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不出差错),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这条明显是歪理,第一句“生死有命”是让穷人认为自己就应该穷,第一句又在讲“不求有功只求无过”的庸

       人哲学,第三句还凑合。

       6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矩。”

       这条有一个绝佳的解释:“我十五岁就立志要办学(因为很赚钱),交三十两学费的只能站着听课,四十两的

       可以问老师问题直到没有问题为此,交五十两可知明天考试的命题,六十两可以让老师专讲自己喜爱听的知识

       ,七十两就随便了学不学都能毕业。

       6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条有道理,说的是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62、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何矣。”

       这条有道理,没必要老是想得太多,想两次就够了,剩下的边干边想。

       6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条有道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6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这条有道理,非而知之是不对的(可惜孔子却鼓吹“生而贵之”)

       6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像流水一样),不舍昼夜。”

       这条哲理

       66、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kui ),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这条讲了持之以恒的道理

       6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这条有道理,长江后浪推前浪

       6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条说一个人要意志坚定

       69、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这条说的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70、言必信,行必果。

       这条有一定道理,言出必信,但干什么事在于行动和奋斗的过程,不在于结果,“不以成败论英雄”。

       71、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错字“己”应该是“已”)

       这条看似有理,实际“行已有耻”本来有理,但以“君命”有目标,也太不值钱了。

       72、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犯言直上)。”

       7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条有一定道理,但我们也不能排除“盗亦有道”,梁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7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5、颜渊喟(kui)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坚深)。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

       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76、不怨天,不尤人,下学(学知)而上达(探求道德),知我者其天乎。

       这条说了一个良好的品质——“走自己的路”,然而孔子这句说得太空,他的思想是以他人的思想行为作为参

       照的,所以“下学而上达”根本不可能。

       77、过犹不及。

       78、“闻斯行诸”—“求(冉求)也退,故进之;由(仲由)也兼之,故退之”。

       79、既来之,则安之。

       这条有道理

       80、无可无不可。

       这条废话,说的是“没有什么不行的”

       81、曾子曰:“慎终(父母后事)追远(追念先祖),民德归厚矣。”

       这条告诉大家对重视先人的后事,但孔子提出的目的的让百姓忠厚并且不思进取,永远生活的先人留下来的过

       去。

       82、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这条有道理

       8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宽博)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这条说把“仁”当成一项伟大事业来做

       8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条说的“学以致用”的道理很好,但最后又以倒霉的“仁”为目标。

       85、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显示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这条是其弟子对孔子的吹捧

       86、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这条有道理

       87、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怜悯)不能。

       这条说的是“宽于待人”的道理

       88、子夏曰:“大德不逾闲(界限),小德出入可也。”

       这条说的是“不拘小节”,有道理。

       89、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

       这条有道理,不能过分注意小事而忽视了大事。

       90、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这条说君子的改正错误,不过说“人皆见之”太过偏激了。

       91、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没有),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这条说的是学习要持之以恒,逐渐积累

       92、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

       这半句有道理,但没有写出后半句“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后半句说这些农工业的小技能不能成大事

       ,君子是不干的。这一整句说明孔子从思想上还是鄙视劳动者的。孔子自己看不起我们这些“小道”没什么大

       不了,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不要听信孔子的屁话而看不起自己。

       93、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计较),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

       9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有子)

       这条是劝大家做事本分一些“本立而道生”,大家本分了,统治者也就“道生”了。

       9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这条本来是有道理的,告诉统治者要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安定,但是孔子把平均分配的范围限制在了“士大夫”

       的贵族之内……真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啊。

       96、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贡)

       这条和“己所不欲”是一个意思,有道理。

       97、“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这条我就不赞同,我认为:不学诗,以嘴言,不学礼,以腿立。 我们没必要干什么事都按固定的老套路,“走

       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98、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不行)矣哉。

       这条是半句,没什么意思

       99、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条有道理,说了人生下来都是差不多一样的品行,但孔子又肯定了“生而贵之”的贵族遗传学说,真是自相

       矛盾。

       100、子曰:“辞,达而已矣。”

       这条有道理,说话只要让人听明白就行了,不过这又和他说的“不学诗无以言”相矛盾。

       101、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这条有道理,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一定要坚持。

       10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这条,我想问一下,您是不是老百姓,连这么残忍的话都拿来当作经典。这句的意思是这样的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大体意思是子贡问孔子,“假如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只能满足‘粮食、军队、对统治者的信任’三个

       中的两个,那么暂时去掉哪一个呢?” 孔子说“先不要粮食。要说死,人总是要死的,但没有统治者的威信,

       国家就不存在了……”

       呜呼,老百姓吃不饱饭饿死了没人管,而国家的绝对统治要维护,这是什么逻辑?难道百姓都饿死了,只剩下

       几个肥头大耳的贵族,国家就能发展吗?难道这就是您孔老夫子所提倡的“仁”吗?

       10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这条说:有智慧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

       10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这条说:志士把“仁”看得比生命更重要。

       105有子曰:“礼之用,和(中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得心应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这条也很荒谬,古之圣贤治国的自然和谐之道是正道,是内在的、自然的,而孔子却要求用外在的“礼”来节

       制、指导和谐是不行的。这条体现了孔子重外在轻内在、重形式轻实质的形式主义思想,当然,这也是我国所

       谓的“优良传统”。

       106、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兑现)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这条有一些道理,但孔子又以外在的“义”“礼”作为最终目标,实在是……

       107、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xi ),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尖刻)。

       这条说了“礼”的重要,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事倍功半;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

       ;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做事没有条理;只是直率而不以礼指导就会说话尖刻。

       其实孔子这条理论恰巧是自掘坟墓,我们反过来看,没有“礼”的后果是多加辛苦、畏缩、尖刻等等,这些都

       只是小问题,但如果只是片面强调“礼”,而忽视了“恭”“慎”“勇”“直”这些基本的内在的品行,那后

       果就不只是这些小问题了。

       108、克己复礼为仁。

       这条明显地阐明了孔子所谓的“仁”。遵守“礼”的要求就是“仁”,刚才我就说“礼”终究是外在的,内心

       丑恶的人也可以精通礼节。

       比如日·本· 鬼· 子,每天见面要礼节周全,但是却常常实行惨无人道的杀戮,战斗结束就把战刀擦干净放

       整齐,但这刀再干净也归是满带血腥的屠刀。

       109、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这条中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孔子却更正“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

       礼之人。” 说明两点,第一孔子看不起劳动人民,并且认为劳动者天生就是贱种,劳动者应该接受自己贫穷的

       现实并为此感到快乐。第二孔子认为富人的首要任务是学“礼”,而不必帮助穷人摆脱贫困。

       110、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不说了,这条又在说“礼”

       111、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这条: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我认为“中庸是狗屁”

       112、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这条好像又是半句

       11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品性完美的人)矣。

       这条第86条有

       114、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115、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食禄)。

       这条有道理,要先想怎么干事再想能得到什么。但是可怜的是孔子只把这一原则用在了“事君”上。

       11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gu 瞎子)。

       这条是说话的礼节,有道理。但孔子只知道礼节,而没有提到说话的内容。假使一个人再懂礼节,却说不出实

       际内容,那才真是说话的大忌呢。

       117、时(适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这条有一定道理,但说的还是“要以别人喜恶来决定自己的行动”这个可笑的道理

       118、用之则行,舍(不用)之则藏。

       这条有道理,能屈能伸

       119、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不及别人)。

       这条是孔子教育学生:要学会察言观色、揣摩人心、恭维别人,才能做到通达。 请大家注意:这里的“质直”

       并不是直率、正直的意思,而是孔子所谓的不偏不倚、合乎理法的“直”

       12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信实)、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奉承),友善柔(口蜜腹剑),友

       便佞(ning 夸夸其谈),损矣。

       这条是交友的道理

       121、不逆(猜测)诈(搞欺诈),不亿(臆度)不信,抑亦先觉者(最先觉察别人),是贤乎。

       这条说的是要学会识人。当然这是一个好道理,能识人是好的,但孔子却过分鼓吹了“识人”的作用。

       122、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重视)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dan 惧怕)改。

       这条有道理。

       12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总结说出)”。

       这条有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24、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离经判道)矣夫。

       这条说的是孔子的追求:学文、学礼,不离经叛道。

       125、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这条有道理,要问心无愧就会无所畏惧

       126、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这条有道理

       127、君子易事(事奉)而难说(悦)也。悦之不以道,不悦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悦也,悦之

       虽不以道,悦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这条有道理,往往君子是很难侍候的,给他帮忙办事也不一定说你的好。

       128、君子义以为质(基础),礼以行之,逊以出(表达)之,信以成之。

       这条说了一个君子的标准(真是麻烦啊,所以我不作君子)

       129、君子贞(坚守正道)而不谅(固执)。

       这条有道理,不能过于固执

       130、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色既衰,戒

       之在得(贪多)。

       这条有道理,要戒色戒气戒贪

       131、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位置)而众星拱之。

       这条有道理,首先自己要有自己的道德。

       132、多闻阙(que留下)疑,慎言其余,则寡(错)尤;多见阙疑,慎行其余,则寡悔。

       这条说得道理,要多听多看,再从中选择有把握的。

       13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这条是孔子的一个笑话,因为他已经多次提出“生而知之”是错误的,但在贵族面前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

       ”,真是个小人。

       134、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这条又说了孔子的保守思想,只敢于说而不做,只停在古人的成果上而不敢创新。

       135、其言之不怍(zuo 惭愧),则为之也难。

       这条有道理,讲大话的人越是说得肯定,话讲得也越离谱

       136、君子忧道不忧贫。

       这条啊……所以说孔子是富人不知道穷人的日子不好过啊

       137、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条挺有道理,孔子幸亏没活到今天,要不然我早上去骂他个丫N的了。

       综上所述,孔子的思想精髓“仁”“礼”“中庸”,都是片面的、流于形式的,唯一的作用是为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论语》中的哪些格言名句,让你终身难忘?

       论语如下:

       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2、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4、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5、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10、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论语中的名言有那些

       《论语》这部经典,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经典之一。

       《论语》与其他经典的不同之处,就是它是一部语录集,记录的全是孔子以及他的弟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论,特别贴近生活,特别有代入感。每当读诵这部经典的时候,就好像孔子就在我们面前,正在循循善诱地教诲我们。

       下面挑选的这几句名言,都是终身难忘的。

一、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第一》

       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接触的人越来越多,对这句话的体会,也就越来越深刻。凡是花言巧语,看人脸色说话的人,一般都没有什么仁心,不是厚道之人。这种人往往都是自来熟,跟你刚刚认识,就好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嘘寒问暖,关怀备至,特别亲热,让人受宠若惊。其实呢,他对谁都一样,表面热情,内心冷漠,转过头去,就可能说你坏话。所以遇到这种人,一定要小心,不要被他的外在表现所欺骗。

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第一》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父母的丧事都不慎重,都马马虎虎,随随便便,那就更不会懂得感恩祖先、缅怀祖先了。这种人连自己至亲的人,都不重视,都毫无情义可言,又怎么会和他人讲情义呢!

       所以说,要看一个地方的民风是不是淳朴厚道,就要看看他们对去世的父母、对祖宗先人的态度。如果大家对待逝去的父母和祖宗先人,就像他们在世的时候一样,那这里的民风,就一定是归于厚道了。

三、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二》

       这句话是说,有一天,子游向老师孔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没有从正面回到,而是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他说,现在人所以为的孝,就是能够供养父母,让父母的生活衣食无忧,觉得能够做到这样,就是尽了子女的孝道了。但是呢,即使家里养的那些犬马,也会有人照料,也会有人喂养。如果对父母没有恭敬的态度,那和喂养那些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四、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为人处世,不可以道听途说,也不可以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应该学会独立思考,养成认真观察生活的习惯。

       即使大家都在厌恶一个人,都在说一个人的坏话,我们也要仔细观察,然后才能做出判断。因为即使是好人,有时候也会被坏人栽赃陷害,被众人误会。即使大家都喜欢一个人,都说这个人非常好,我们也要认真观察,不能轻易下论断。因为有些奸佞小人,也会沽名钓誉,表面上做一些善事,欺瞒众人的眼睛。

论语中的经典名句有哪些?(20句)

       《论语》经典名句五十条

       求学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举一反三)

       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0、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讲解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立志篇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讲解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讲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讲解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品德篇

       15、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讲解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

       17、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

       18、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

       19、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讲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20、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讲解 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21、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讲解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固定的用途,要在任何环境都能发挥君子的作用)

       22、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讲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用小事情考验他。

       2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杀身成仁)

       讲解有志之士和仁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

       2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讲解做不应该做的事从而做官发财,对我来说,好比是天空浮来浮去的过眼烟云。

       2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讲解聪明的人不会疑惑,实行仁德的人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2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讲解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爱活跃,有仁德的人爱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27、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讲解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

       2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讲解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29、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讲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

       30、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讲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31、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讲解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根本。

       3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讲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

       3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讲解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处世篇

       3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讲解君子胸怀坦荡,无忧无虑;小人心胸狭隘,常常忧愁哀戚。

       3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讲解不怕别人不了解我,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36、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讲解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别人也不会尊重你),学习的知识就不会扎实。做人重要的是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犯了错误,就不要害怕改正。

       3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讲解自己要在社会上自立,就要使别人能在社会上自立;自己要在社会上通达,就要别人也能在社会上通达。

       3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讲解名分正当,说话才能合乎情理,事情才能成功。指做事、说话必须理由正当而充足。

       3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讲解我每天都要从多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办事情,是否忠实呢?与朋与交往,是否有不真诚的地方呢?老师传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4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讲解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4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讲解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人家恶事。

       4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讲解自古以来,都免不了一死;如果人民对政府不信任,国家就立不住。

       4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讲解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做人!

       4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讲解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比喻要胜任工作,必须先学好本领。

       45、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讲解有益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

       46、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讲解见到自己应当做的正义的事情而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

       4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讲解凡事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开怨恨了。

       哲理篇

       48、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 《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讲解孔子谈到《韶》这一乐舞说:“美极了啊,又好极了。”

       4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讲解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过问那方面的政事。

       50、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讲解过去的事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来得及改正。

老子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么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超过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危险。”

       11、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13、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放荡,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常见常用《论语》名言警句及译文60例(中)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译文 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

       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矣。”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人走路,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31、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 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3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33、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3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36、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3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3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4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孔子中的《论语》有哪些名句

       老子论语经典名句如下:

一、老子的句子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6、治大国,若烹小鲜。

       7、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8、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0、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11、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1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14、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1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1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8、治之于未乱,合之于未形。

       19、以无事取天下。

       20、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二、论语的句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7、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5、巧言令色,鲜矣仁。

       1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8、言必信,行必果。

       1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鲜亦仁!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好了,今天关于“论语经典名句配图”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论语经典名句配图”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