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道教救人名句_道教救人名句大全

ysladmin 2024-05-18 人已围观

简介道教救人名句_道教救人名句大全       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道教救人名句的最新动态,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1.道教名言格言名句大全2.有

道教救人名句_道教救人名句大全

       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关于道教救人名句的最新动态,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道教名言格言名句大全

2.有人说佛教战乱闭门修行,盛世普度众生,道教战乱出山济世救人,盛世深山修行,是这样的吗?我个人认同

3.道教经典名句83句

4.道教最经典的一句话,求道教经典语录!

5.道家的经典名言名句

道教救人名句_道教救人名句大全

道教名言格言名句大全

       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治大国,若烹小鲜。

        3、治人事天,莫若啬。

        4、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5、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7、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9、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0、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1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2、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3、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14、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5、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16、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1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1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9、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0、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2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22、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23、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4、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25、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6、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7、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8、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29、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3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31、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32、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3、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34、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5、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6、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3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3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9、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40、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41、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2、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4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4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47、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8、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49、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50、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5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5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5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5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57、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58、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5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60、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61、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62、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6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64、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65、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66、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67、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6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6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7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7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72、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73、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74、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75、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76、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77、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7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79、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80、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8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82、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8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5、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86、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8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88、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89、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90、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91、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92、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93、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9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95、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96、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97、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9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99、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100、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有人说佛教战乱闭门修行,盛世普度众生,道教战乱出山济世救人,盛世深山修行,是这样的吗?我个人认同

        自古以来一山就容不得二虎,佛教和道教也并不是一直像现在这样和睦相处,在《西游记》里,佛教和道教处处相争,在乌鸡国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话说乌鸡国的这位国王非常悲催,在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乌鸡国的三年前,他就在一次游玩御花园的时候被“全真道人”推入御花园的八角琉璃井中失去性命,成为了一个“落井伤生的冤屈之鬼”。

        “当初这乌鸡国王,好善斋僧,佛差我来度他归西,早证金身罗汉。因是不可原身相见,变做一凡僧,问他化些斋供。被吾几句言语相难,他不识我是个好人,把我一条绳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亏六甲金身救我归西,奏与如来,如来将此怪令到此处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报吾三日水灾之恨。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今得汝等来此,成了功绩。”

        ? 文殊菩萨的这一段话也道出了乌鸡国国王的真实身份,那就是金身罗汉。佛教和道教相争在乌鸡国非常厉害,自从狮子精成为了假国王之后,道教在乌鸡国的地位一落千丈,原文中就有描述道士给佛家寺院做看门人,有时还要受到僧人的责骂。

        可原来的乌鸡国国王非常信奉佛教,都到了要证金身罗汉身份的地步,可惜被佛教安排杀了,所以道家就要想办法挽救自己的声誉,佛教杀人,道教救人。于是当孙悟空去找太上老君拿仙丹的时候,太上老君直接就给他了,换成平时,怎么可能愿意将自己的仙丹用在一个凡人的身上呢?

        ? 当然是因为太上老君是道教的,是为了让乌鸡国国王知道道教才是最好的,在他落难之时救他性命。这样当乌鸡国国王复生后,治理国家才会青睐道教,一颗仙丹能够换得道教的长盛不衰是非常值得的。总而言之,乌鸡国国王作为一个凡人,能够让太上老君拿出仙丹来救治,说明其存在的价值。不过也可以从侧面反映佛教和道教相争的激烈。

道教经典名句83句

       不可以这样说。佛门自古便有爱国爱教的宗旨。少林武僧曾协助唐王李世民击败叛军王世充、窦建德的义举,在中国明代少林寺武僧曾经多次参加过抗倭战斗,并立下殊勋。以抗日战争为例,当时一些寺院为大量流亡难民提供庇护,甚至与日军对抗。众多高僧捐献物资,带领信徒支援抗日救国。

       千年古刹——栖霞寺。这个佛门净地,在日本的铁蹄践踏之下,历经了杀戮、奸*,当家和尚寂然法师带领众多佛门弟子,成功保护了24000余名南京老百姓,抗日将领廖耀湘也被安全地送出沦陷区。

道教最经典的一句话,求道教经典语录!

       1、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2、多言多败,多事多害。

        3、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4、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5、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6、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7、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8、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9、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10、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

        11、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3、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14、凡物不以其道得之,皆邪也。

        15、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6、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17、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18、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1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0、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1、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22、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23、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

        24、所求多者所得少,所见大者所知小。

        25、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多言多败,多事多害。前蜀。杜光庭。

        2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9、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0、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1、用之者,必假于弗用也,而以长得其用。

        32、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33、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4、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35、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36、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37、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38、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39、道德,天地之神明也。天地,道德之形容也。

        40、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之为祸。

        41、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4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3、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

        44、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45、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46、清静处于,虚以待之,无为无求,而百川自为来也。

        4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48、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9、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50、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5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2、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4、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55、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56、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57、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8、土处下,不在高,故安而不危;水下流,不争先,故疾而不迟。

        59、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60、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6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6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65、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

        6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67、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6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69、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7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71、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72、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73、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74、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75、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76、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77、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78、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79、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8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8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82、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83、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家的经典名言名句

       求道教经典语录!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3、上顺天时,下养万物,草木昆虫不失斯所,獭未祭鱼不施网罟,豺未祭兽不修田猎,鹰隼未击不张尉罗,霜露未沾不伐草木; 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5、天地好生,征物同一躯命,故人惟兼物性,方为全尽吾性。体此意者,樽节爱养,戒杀放生,自有所不能已也。 6、凡天下均同是性,天性既善,悉生万物,无不置也。地性既善,养生万物,无不置也。圣人悉乐理天下而实法天地,故万物皆受其功大善。神仙真人助天地而不敢轻,尊之,重之,受之,佑之。 也可参考《度人经》、《老子》、《吕氏春秋?贵生》、《云笈七签》卷十六《九天生神章经》、《阴骘文图说》 、《白话劝戒录》、《感应篇图说》。《太平经》主张的“乐生”、“重生”,以及其它的道书如《老子想尔注》、《老子河上公章句》、《周易参同契》、《抱朴子内篇》、《西升经》、《度人经》、《悟真篇》 道家经典句子,越多越好,谢谢。

        1、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老子》二十三章。

暴风刮不完一个早晨就会停息。比喻来势虽猛,但持续的时间不会长久。 2、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福能变成祸,祸能变成福。 3、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 难的事情,从简单的做起。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 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5、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6、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管子·白心》 7、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经法·道法》 大路因为岔道太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方法太多而丧失了生命的方向。 8、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淮南子·原道》 9、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 10、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淮南子·说林》 11、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淮南子·泰族》 12、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 13、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列子·天瑞》 14、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 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唐。王士元《亢仓子·用道篇》 1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七十七章 16、多言多败,多事多害。前蜀。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九 17、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说符》 18、凡物不以其道得之,皆邪也。三国。魏。王弼《老子》五章注 19、“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一章。 2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 21、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老子》十四章。 2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 23、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老子》七十六章。 24、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一章。 2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七十七章。 26、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七十九章。 2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七十三章。 28、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庄子·庚桑楚》。 29、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庄子·天下》 30、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庄子·至乐》。 31、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至乐》。 32、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天地》。 33、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庄子·在宥》。 34、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庄子·渔父》。 35、金石有声,不考不鸣。《庄子·天地》。 36、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庄子。·至乐》。 37、凡事无小大,物自为舍(位置)。《经法·道法》。 38、有生于无,实出于虚。《淮南子·原道》。 39、道自在天帝之前。《老子》第四章河上公注。 40、元气生万物而不有。《老子》第二章河上公注。 41、道德,天地之神明也。天地,道德之形容也。汉·严遵《道德指归论·勇敢篇》。 42、清静处于,虚以待之,无为无求,而百川自为来也。汉·严遵《道德指归论·江海篇》。 43、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西升经·神生章》。 44、凡物皆始于无。三国魏·王弼《老子》一章注。 45、万物皆由道(物质)而生。三国魏·王弼《老子》三十四章注。 46、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三国魏·王弼《老子》十四章注。 47、大天之内,复有小天。梁·陶弘景《华阳陶隐居集下》。 48、无名者道之体,而有名者道之用也。宋·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 49、天地之外,别有天地。宋·邵雍《皇极经世·观物篇四十二》。 50、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二章。 51、少则得,多则惑。《老子》二十二章。 5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二十二章。 5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老子》二十四章。 54、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老子》二十七章。 55、物壮则老。《老子》三十章。 5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三十六章。 5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 58、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一。 5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四十四章。 60、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四十五章。 61、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老子》五十八章。 6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6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 64、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老子》六十三章。 65、多易必多难。《老子》六十三章。 66、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六十三章。 6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68、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六十四章。 69、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 70、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世间》。 71、唇亡则齿寒。《庄子·胠箧》。 72、其动,止也;其死,生也;其废,起也。《庄子·天地》。 73、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庄子·则阳》。 74、安危相易,祸福相生。《庄子·则阳》。 75、穷则反,终则始。《庄子·则阳》。 76、计其患,虑其反,就其利,辞其害《庄子·盗跖》。 77、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庄子·天下》。 78、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庄子·天下》。 79、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轮不辗地。连环可解也。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飞鸟之景未尝动也。《庄子·天下》。 80、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81、恩生于害,害生于恩。《阴符经》卷下。 82、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应化之道,平衡而止。《纪法·道法》。 83、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李(理)也。《经法·四度》。 84、德积者昌,殃积者亡。观其所积,乃之祸福之乡。《十六经·雌雄节》。 85、土处下,不在高,故安而不危;水下流,不争先,故疾而不迟。《淮南子·原道》。 86、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者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淮南子·原道》。 87、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淮南子·原道》。 88、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淮南子·原道》。 89、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之为祸。《淮南子·原道》。 90、小有所志(记),而大有所忘。《淮南子·人叔真》。 求道家的经典语录

        《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教经典语句有哪些?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道教的爱情经典句子

        到了晚唐时期,学道,崇道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李商隐正是出生和成长在那个崇道的年代,无可避免的受到当时风气的影响,在二十二岁那年,也走上了学道之路。

       

虽然诗人李商隐已经离开我们一千多年了,但是到今天,年轻人依旧喜欢背诵出他许多脍炙人口的爱情诗名句。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等等。中老年人也会背诵“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名句。 求儒家和道家修身修心的句子,越多越好,最好来个总结

        一、儒家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3、道,不同、不相为谋(正确断句)。 现代对这句话多用引申义:道不同,指人生价值观不同。论语中最初指的是君子和小人之别。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作多次自我检讨:为主人出谋献计做到忠心不二了吗?与朋友交往合作做到诚信了吗?老师所传授的东西经常温习了吗?” 二、道家 1、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 天地虽然很大,但它们的变化是均衡的;万物虽然繁杂,不过它 们各得其所,归根结底是同一的。 2、人有顺逆之气生于心,心治则气顺,心乱则气逆,心之治乱在于道德,得道则心治,失道则心乱。 人的气顺与逆都在心里,心平就气顺,心情不好就气烦,心的好坏又在道德之上,得道则心好,不得道就心烦意乱.积德就会有好报,造福苍生,积怨恨只会埋下祸根。 3、君子之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4、非宽大无以并覆,非正平无以制断。 不淡定不能昭明贤德,不宁静不能达成远大目标,不宽容不能兼容并蓄,不仁慈宽厚不能心怀大众,不正直公平不能明断是非。 5、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 关于道教的诗句

        挂金索 马钰

四更里,无事好把真经看。 句句幽玄,说道教修炼。 不用水火,不用柴和炭。 炼就灵丹,万两金不换。 满庭芳 无名氏 道教初兴,释门微显,一兴一废如然。达磨阐教,东土至西天。都是后学晚辈,贪酒色、损坏真源。争财气,不依教法,也望到西天。三千年一遇全真,大教甲子天年。丘公阐教,万朵金莲。上界群仙。在世诸魔,难道化才贤。君知否,今番不遇,更待万余年。 寄嵩阳道人 曹邺 三山浮海倚蓬瀛,路入真元险尽平。 华表千年孤鹤语,人间一梦晚蝉鸣。 将龙逐虎神初王,积火焚心气渐清。 见说嵩阳有仙客,欲持金简问长生。 赠道师 曹邺 举世皆问人,唯师独求己。 一马无四蹄,顷刻行千里。 应笑北原上,丘坟乱如蚁。 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道教(14)经典语录(2)

       道家的经典名言名句1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变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5、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老子

        6、知足则不辱,知止则不殆。——老子

        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

        8、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为人己愈多。——老子

        9、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老子

        10、见素抱朴、少私寡欢。——老子

        1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

        1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庄子

        15、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庄子

        16、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庄子

        17、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

        18、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庄子

        1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0、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2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

        2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3、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

        24、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

        25、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道德经》

        26、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训》

        27、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 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亢仓子》庚桑子

        28、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

        29、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

        30、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淮南子·说林》

        31、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淮南子·泰族》

        32、多言多败,多事多害。——《训蒙增广》

        3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

        34、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列子·说符》

        35、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说符》

        36、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物极则反,命曰环流。——《管子·白心》

 道家的经典名言名句2

        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2.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6.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7.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9.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3.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7.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8.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好了,今天关于“道教救人名句”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道教救人名句”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